志愿填报前的准备工作
作者:姬广强 2017.05.05


高考填报志愿准备,要围绕一个中心、三各要素、四个重点来进行。 一、 一个中心: 即以考生的志向和意愿为中心,根据考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未来职业取向等搜集高考志愿信息。
如何简单的来做针对自己的职业取向和规划呢?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的测试,以及对自己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的评价等等。
2、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掌握职业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明确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创造的条件等等。
3、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在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时要注意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与选定职业的比配,更重要的是考察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与职业目标是否相适应,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4、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在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如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是走技术+管理即技术管理路线,还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走管理路线等,此时要做出选择。
三个要素: 即高校、专业、分数。了解高校历史、文化、特色、优势、实力等,是填报志愿的基础;但无论报考什么院校,填报志愿最终要落脚在专业上,因而把握专业内涵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是填报志愿的重点。而分数则是填报志愿的关键,分数主要包括考生的高考分数,考生意向院校、专业近年3至5年(至少3年最好5年以上)录取分,同时需要把这些分数转化为相对分(即考生高考分数减去批次线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所得到的分数来进行分析、判断,才能有效把握投进意向高校并被所选专业录取的可能性的大小。
填报志愿前围绕三个要素先做以下几件事: 1、找出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本省总分分数段(含照顾分)统计表》。 2、根据自己预计的成绩选择自己钟爱的、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不少于10-20所。 3、上网进入所选的院校在本省录取的页面。 查出近三年各专业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有中间的分更好); 标识出当年的考生名次情况,非正常录取的同时另外标识; 编辑整理后作为参考。 待2016年全国高考本省总分分数段(含照顾分)统计表公布后,查出并计算出自己的名次。 4、根据自己的名次,只要高于近三年自己钟爱的院校该专业的最低名次,大胆将该志愿填为首选,过程中应注意非正常录取。 二、 四个重点: 主要包括国家战略、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志愿模式等。国家战略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等,招生政策如教育部、考生所在省份当年招生规定等,录取规则如高校招生章程中关于报考某些专业对考生健康状况的要求、对考生总分或单科成绩的要求、录取专业时的排序方式等;志愿模式如平行志愿允许考生填报几所院校,考生所选多所院校的排序顺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投档、检索的影响等。

图片上传